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双子型起泡剂ULT-1的分子结构式、表面张力、抗温/抗盐性能及煤样润湿性变化——实验
> 3种典型清水剂对不同原油组分界面稳定性、油滴聚并行为的影响(一)
> 克拉玛依油田: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可实现超低界面张力
> 为什么葡萄酒会从下部往杯子的上部走呢?
> 东辛原油酸性活性组分油水界面张力、动态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研究(二)
> 钛合金Ti6Al4V :SLM成型件冶金缺陷与表面张力有关吗
> 环法深夜黄色网站的测试原理、应用及优势
> 基于界面张力弛豫法考察羟基取代烷基苯磺酸盐的界面扩张流变性质(二)
> 热力学模型计算MgO-B2O3-SiO2-CaOAl2O3富硼渣表面张力(二)
> 新型热塑性材料注塑成型模具,克服熔体在流动过程中的表面张力和气体阻碍
 
推荐新闻Info
- 
                            
> 钠钾离子浓度对矿井水和纯水表面张力、喷雾雾化特性的影响(三)
> 钠钾离子浓度对矿井水和纯水表面张力、喷雾雾化特性的影响(二)
> 钠钾离子浓度对矿井水和纯水表面张力、喷雾雾化特性的影响(一)
> Layzer模型与Zufiria模型研究界面张力对Rayleigh-Taylor气泡不稳定性的影响
> 深过冷Ni-15%Sn合金熔体表面张力的实验研究与应用前景
> 表面张力在微孔曝气法制备微气泡中的核心作用——基于实验研究的深度解析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表面张力及对L-薄荷醇的缓释作用(三)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表面张力及对L-薄荷醇的缓释作用(二)
>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表面张力及对L-薄荷醇的缓释作用(一)
> 成人深夜视频在线观看比普通电子天平“好”在哪?
 
含氟聚氨酯超疏水涂层表面性能、化学稳定性、耐摩擦性能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
来源:聚氨酯工业 浏览 641 次 发布时间:2025-06-03
2结果与讨论
	
2.1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
	
FPU的FT-IR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FPU红外特征图谱
	
2.2 FPU薄膜的性能及热性能
	
FPU薄膜的性能和热分解温度如表1所示。
	
表1 FPU薄膜的性能与热分解温度
	
由表1可见,含氟聚氨酯固化膜和玻璃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达到0级,铅笔硬度大于2H。FPU薄膜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06.4°,远高于不含氟的聚氨酯膜。本研究的FPU薄膜在浸泡24 h后吸水率趋于平衡,泡水200 h后吸水率不高于1.79%,远低于一般的聚氨酯的5%吸水率。归因于C—F链段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会自发地向表面迁移并富集,降低了表面张力,提高了材料的憎水性。除此之外,从表1中还可知FPU的T10和T50分别为237.8和329.2℃。与一般聚氨酯材料相比,FPU的热稳定性没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2.3超疏涂层的表面形貌分析
	
众所周知,表面微结构形貌在增强表面超疏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图2是超疏涂层的SEM图像,图3是超疏涂层的AFM图像。
	
图2超疏涂层的SEM图像
	
图2a中能够清楚地观察到表面有1~2μm的凸起和200~300 nm的孔隙。图2b是局部放大图,明显看出在涂层表面具有纳米级的凹凸结构,且涂层表面分布有大量不均匀的粗糙孔结构。许多小孔分布在这些凸起之间,小凸起与小孔共同形成珊瑚状结构,导致更多的空气被捕获到这些孔隙中。
	
图3超疏涂层的AFM图像
	
图3a能够看出,涂层表面有560 nm左右的大的凸起和590 nm左右的凹陷,粗糙表面呈现出许多微尺度起伏,并且在图3b中的局部放大部分显示在大凸起上有许多很细小的纳米凸起结构,这些大的凸起是由直径1.3μm和约300 nm的SiO2共同构成,细小的凸起是直径60 nm的SiO2堆叠而成。这种微纳米凹凸结构对材料超疏性能做出贡献。XPS测试得知表面氟质量分数为23.54%,高于理论19.8%的氟含量。说明FPU中的CF2和CF3基团已经迁移到薄膜表面并在表面富集。综上所述,超疏涂层不仅具有优异的表面微结构还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
	
2.4超疏涂层的表面性能
	
为了检测涂层的表面性能,分别测试了5种液体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和滚动角,结果见表2。
	
表2不同表面张力液体在超疏涂层上的接触角和滚动角
	
由表2可见,超疏涂层对于表面张力在48.4~72.4 mN/m的液体具有超疏能力。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FPU中含有大量低表面能的C—F键,在形成纳米复合材料膜期间,含氟链段优先迁移到薄膜表面,从而使其表面张力降低;另一方面在于使用低固含量的FPU溶液涂覆,最大程度保留了玻璃片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凹凸结构特征。
	
2.5超疏涂层的化学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超疏涂层将会不可避免地面临严苛环境的考验,为此模拟测试了超疏涂层在不同溶液和溶剂中的化学稳定性,结果如图4所示。
	
图4超疏涂层在不同溶液中水的接触角和滚动角
	
由图4可知,超疏涂层在无水乙醇和二氯甲烷中浸泡168 h后仍然保持超疏水性能;在pH=1的酸性溶液和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浸泡120 h后与水仍然保持超疏性能。但在pH=14的碱性溶液中浸泡48 h后接触角低于150°且已无法滚动。这说明涂层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盐水和耐溶剂性能,但是耐碱性欠佳。
	
2.6超疏涂层的耐磨性能
	
图5为超疏涂层在经过19次磨损的每次磨损周期后对水的接触角和滚动角变化情况。
	
图5涂层在19次磨损周期对水接触角和滚动角变化
	
由图5可见,超疏涂层在经历了19个回合后表面出现破损,但是涂层与水的静态接触角大于150°且滚动角小于10°,表明依旧具有超疏水性能。由此可见,虽然FPU薄膜只有2~3μm左右的厚度,但是仍然极大地提高了涂层的机械稳定性。原因在于表面涂覆的FPU薄膜是特殊的软硬两相结构,同时氢键化程度高,最大限度地吸收来自外部摩擦的冲击能,因而具有优良的耐磨性。
	
3结论
	
(1)FPU薄膜具有较好的硬度、基材附着力、热稳定性和憎水性;通过SEM和AFM图片证实了超疏水涂层具有良好的微纳米凹凸结构;通过XPS测试可知涂层表面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
	
(2)超疏水涂层对于表面张力在48.4~72.4 mN/m的液体具有超疏能力;具有优良的耐磨性以及较好的耐酸、耐盐水和耐溶剂性能,但耐碱性欠佳。
	





